首 页 | 地方特产 | 特产杂谈 | 特产之乡 | 说说贵州 | 古老传说 | 民族风情 | 地方风情 | 贵州旅游 | 贵州小吃 | 地方民族 | 地方名人 | 供求信息 | 投资信息
 
特产分类: 果蔬 | 粮油米面 | 特色食品 | 滋补营养品 | 休闲零食 | 辣椒系列 | 工业产品 | 风味小吃 | 工艺特产 | 轻纺特产 | 特色服饰 | 烟|酒|茶|饮 | 农林特产 |
地区分类: 贵阳市 | 遵义市 | 安顺市 | 六盘水市 | 毕节地区 | 铜仁地区 | 黔东南州 | 黔南州 | 黔西南州 |
本站搜索
中国刺梨之乡龙里县20万株优质刺梨苗待售  会员登录  |  免费注册
 当前位置:首页 >> 古老传说 >> 息烽县养龙坑传奇

息烽县养龙坑传奇

我要打印   IE收藏
添加人:admin添加时间:2010/2/21 17:55:50 浏览量:3483

  龙是一种神奇的动物,传说他能兴云降雨,常潜伏于深潭之中。如果有人说:“养龙”,必然无人相信。然而息烽县有个地方却叫“养龙坑”,这里也流传着有关“养龙坑”的故事。

  养龙坑作为地名,初见于《元史·地理志》。元代,贵州仍属土司统治。元朝中央势力进入贵州后,在今贵阳设顺元路军民宣慰使司,下辖二十三个长官司,其中一处即叫养龙坑。

  传说养龙坑的龙,每当庄稼需要雨水的时候,就会出坑来兴云降雨。当地群众每天雨后或大小季节收获之后,都要预备一些果品和五谷做成的粑粑之类,投入坑中,“养龙”,由此而来。

  养龙坑距贵阳110公里,坑在两山之间,形成一个宽约数里,水草丰茂的天然牧场,因而这里的马膘肥体壮很得人们喜爱。相传明洪武二年(公元1369年)当地一位老人养了一匹白马,此马身长一丈一尺,头高九尺,全身雪白,毛色发亮。一般马负重只一百二十斤左右,此马负重二百斤,翻山越岭,如履平地。惟性质刚强,除主人外,其他人很难驾驭。养龙坑产了这匹奇马,一时远近传闻。人们称其为“龙驹”。

 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之初,有个叫明玉珍的占领四川,建都重庆,不久,明玉珍死,其子明昇嗣位。洪武四年,降于明,受封忠义侯。明昇闻知养龙坑产骏马,派人至其地选购良马十匹,上述“龙驹”为其中之一,于洪武四年六月作为贡品送京,献给朱元璋。

  朝中王公大臣见了上贡的白色“龙驹”,无不尽惊为神兽。御史中丞刘伯温奏曰:“昔汉明帝遣使往西域求佛法,获白马负经书而来。今皇上初登太宝,西南臣服,献此白马,实为开国之瑞。”帝亦认为是吉祥之兆。即令典牧副使(掌管畜牧的官)高敬着意饲养。

  洪武四年(1371年)八月,朱元璋将往清凉山行“夕月”礼(古代,帝王在春分举行祭日礼,叫朝日;秋分举行祭月礼,叫夕月)。帝乘此白马而往。将此马命名为飞越峰。又命翰林学士宋濂写一篇《天马赞》,把这匹天马的原委如实记述下来(宋濂是明代著名学者,明代开国典章制度多参与制定,曾修《元史》,任总纂官)。《天马赞》分两部分,前面为《序》,记述天马的由来;后面为《赞》。

   以上情况,《明史·礼志》、明弘治《贵州图经新志》、明嘉靖《贵州通志》、清代《贵阳府志》、民国《息烽县志》均有记载。

  养龙坑,元明两朝均称养龙坑长官司,长官司是土司统治时的官名,多以土司充任。清代废除土司制度,从乾隆至宣统年间,称养龙司,属贵阳府管辖。

  民国时期,设息烽县,养龙司为息烽县管辖,设养龙司区公所。

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养龙司仍属息烽县,设养龙司镇。    几百年来,养龙司不论属省、属府、属县管辖,都保留了养龙司(坑)名称,成为贵阳地区古老地名之一。
相关信息
· 息烽县养龙坑传奇 (2/21/2010 5:55:50 PM)
查看留言
用户留言

   贵阳市    遵义市
   安顺市    六盘水市
   毕节地区    铜仁地区
   黔东南州    黔南州
   黔西南州

 贵州最具魅力民族村寨—水各大寨
 布依龙灯艺术之乡—贞丰珉谷镇
 中国砂仁之乡—贞丰县连环乡
 中国布依戏艺术之乡—册亨
 古茶之乡—黔西南
 野场:吉巴达艺术之乡
 中国空心李之乡—沿河•沙..

更多>>>
 产 品 推 荐
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请您留言 
 贵之州特产网 Copyright © 2006 gztc.com.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.
您是第 位访问者
『本站资料部分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行为,请联系站长,我们会立即删除。』
版权所有:贵州特产网 http://www.gztc.com.cn
如转载本站资料,请标明出处。
黔ICP备06001651号